2025-08-25
HaiPress
15岁的上海高中生唐欣觉得自己长相土气,很自卑。她决定在暑假期间进行一系列美容手术,包括开眼角、做双眼皮和打玻尿酸等。暑假期间,很多未成年的学生成了医疗美容机构的常客,这些机构推出各种“假期焕颜计划”,通过打折促销吸引未成年人。
北京女孩梁月也有类似经历。她认为自己的脸不对称,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无数精致无瑕的面孔后,她更加焦虑。最终,在母亲同意下,她在医院注射了肉毒素。梁月认为追求美丽不应等到成年后,而且医美与年龄无关,而是与面部状态有关。天津的李糯和北京的周芳也分别在未成年时进行了双眼皮手术和多项美容项目。
然而,整形外科医生赵医生建议未成年人不要轻易尝试医美项目,因为18岁以前面部骨骼尚未定型,整形手术会干扰自然发育,造成永久性伤害。许多未成年人选择医美的原因是容貌焦虑,他们受到社交媒体和广告的影响,渴望通过医美改变自己。
一些医美机构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大量广告,鼓吹“暑期变美”,并提供未成年人进行医美的案例。专家指出,这种宣传制造了畸形审美观,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此外,部分医美机构故意弱化手术风险,误导未成年人。
针对这些问题,专家建议加强对医美行业的监管,禁止向未成年人定向宣传医美项目,并建立统一的医美机构信用档案,提高违法成本。同时,家长和学校应加强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避免盲目追求外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