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1
HaiPress
武汉地铁“虚拟换乘”终于来了 便捷换乘新体验。今天,武汉地铁正式开通了“虚拟换乘”服务。市民乘坐4号线、5号线、19号线在武汉站换乘,或乘坐4号线、7号线、11号线在武昌火车站换乘,以及乘坐4号线、5号线在复兴路站与11号线紫阳湖站换乘时,都能享受这一便捷和优惠。
虚拟换乘是指乘客在特定车站出站后,在规定时间内前往关联车站进站,系统按照换乘标准进行计费,以保持行程的连续性。简单来说,就是在两个相邻但不互通需要站外换乘的地铁站之间采用同站换乘的票务计费模式。例如,之前从地铁11号线紫阳湖站换乘地铁5号线,需要先出站再重新进站,这样会分别计算两次行程费用。现在有了虚拟换乘,系统会默认两段行程为一段行程,即使第一次出闸机扣了一次钱,只要满足虚拟换乘条件,第二次出闸机时就按照站内换乘的计费方式扣除剩下的部分,比按两段行程单独计费更划算。
对于需要在多条线路间换乘尤其是通勤距离长的市民来说,虚拟换乘确实能节省不少费用。然而,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直接在地下建通道实现站内换乘?实际上,由于建设时序错位、站体结构差异及规划协调不足等多种原因,一些地铁线路无法实现站内换乘。比如11号线与4号线、5号线、7号线交叉但无法同站换乘,这背后有规划和技术上的难题。早期规划的4号线和5号线没有预留位置给后来的11号线,而7号线南延线和11号线因地质原因难以实现同站垂直换乘。这种情况不仅让市民出行不便,也影响了地铁使用率。虚拟换乘可以缓解这些问题,提高市民选择地铁出行的意愿。
虚拟换乘对地铁规划也有一定影响。虽然它能弥补“交而不换”的不足,但不会导致更多类似情况出现。未来,一些因技术难题或规划预留问题导致难以同站换乘的站点,可能不再强行建设复杂的换乘通道,而是选择站外虚拟换乘。例如,徐家棚地铁站7号线站台与5号线和8号线站台相隔较远,地下换乘通道复杂且成本高,这种情况下,虚拟换乘更加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