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7
来源:凤凰河南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这句出自《诗经》中的诗文是中国关于枣最古老的著述。农历八月是枣子成熟的季节,诗中描述了古人吃时令枣的饮食文化。那时的人们同大自然最为亲近,蔬果中也蘸满了诗意的芬芳。
一颗小枣,跨越8000年历史长河
枣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文化遗址曾发掘一枚8000年前的碳化枣核,成为照亮中原农耕文明的一缕曙光。
碳化枣核现存于新郑市博物馆
新郑,是一个注定与枣历史、枣文化有渊源羁绊的地方。相传,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新郑创造了“枣”字。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桃枣荫于街者,莫有援也”,描述了春秋时期郑国都城街道两旁枣树成行的情景,枣树种植已经颇具规模。郑国的都城就在今天的新郑一带。
及至汉代,大枣已经成为备受人们喜爱的食用佳品,新郑民间发现的西汉铜镜上就刻有“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的诗句。
明朝嘉靖年间,内阁首辅高拱从故乡新郑返朝,把老家人制作的“枣山”带回面圣,嘉靖皇帝品尝后,顿觉甜味似蜜,称赞“新郑红枣可谓天下第一枣”。
枣还被历代文人墨客写入诗辞歌赋中,歌咏枣的诗文比比皆是。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这是杜甫在回忆自己的孩提时代,“上树千回”这样的形容虽然夸张,但情感却很真挚,那满树鲜红大枣的诱惑,任谁都无法抗拒。
李白也曾在诗里这样写道:“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安期公”是传说中的琅琊郡隐士,在海边以卖药为生,后来得道成仙,被称为“千岁翁”,他以枣为食,从侧面印证了那时人们已经认识到枣的药用价值和滋补功效。
食药同源,久服药者应多食红枣
在周代以前,枣被视为珍果、圣果,只有王孙贵族才得以享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其栽培已遍及豫、陕、晋、冀、鲁等地,流入寻常百姓家。
红枣因其可食率高,用途广泛,食药同源,一直有“铁杆庄稼”、“木本粮食”之称,和米、面同等重要,在饥荒年代屡屡发挥救世济民的功效。
以山西的吕梁地区柳林县为例,该县1924年2月至8月,整整半年没有下雨,农作物收获时颗粒全无,但大旱之年红枣却获得了丰收,农民用红枣度过了灾年。
灾年饥荒里,它是济世的救命粮;婚嫁喜庆时,它是祝福的吉祥物。
春节的时候,全家人围坐守岁,桌上的吃食里总少不了红枣,寓意“春来早”;结婚的时候,摆上红枣、花生、桂圆、莲子,象征的是“早生贵子”。也正因为有了这个“早生贵子”的好意头,和红枣有关的场景也成了历代婴戏图、百子图的常见题材,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宋人扑枣图》便是其中的典型画作,小小的果实,承载了中国人最厚重的生命观。
而在中国传统时令二十四节气当中,雨水、霜降、小寒等多个节气都有关于吃枣的习俗或养生建议。
“日食三颗枣,百岁不显老”“五谷加红枣,胜似灵芝草”……这些民间谚语充分说明了红枣在我国养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其实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硒等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E等营养素,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
红枣是第一批进入卫健委发布的《即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的食药同源类食物。红枣药用始载于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用典籍《神农本草经》,书中将大枣列为“上品”,称其有“安中养脾肋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等功效。汉代“医圣”张仲景在其所著《伤寒论》中,列有113个药方,其中有65个药方用上了红枣。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谓治病和药,枣为脾经血分药。”因此,经常服药者:请食用红枣!用药期间要多吃红枣,好想您更好!
红色底蕴,红枣的红是中国红
近代以来,红枣文化又赋予了革命斗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等内容,变成了革命者的底色。
鲁迅在散文《秋夜》里开篇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鲁迅故居的枣树
秋夜即是黑暗势力的象征,而枣树则展现出了傲然独立、不畏风寒的精神风貌,象征那些奋勇拼搏的进步人士。枣树虽被无情抽打却不肯屈服,仅剩的枝干没有弯曲,反而直挺挺地指向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一株又一株,指出“枣树”会源源不断地站出来,同时也鼓舞广大的有志青年站出来。读完全篇,可以明显感受到鲁迅对枣树精神的赞美之情。
1928年初,在井冈山根据地,有“一个红枣也不能动”的故事。说的是工农革命军攻克遂川城,毛泽东等军中领导人从不能违反纪律的角度提出了这一商业政策,这条商业政策后来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齐写在了红军的历史上。
红色是中华民族的代表色,红枣的红就是中国红。有红枣文化研究学者认为,红枣的特点延伸出的自强不息、宁折不弯、吃苦耐劳、包容兼容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构成成分,红枣文化也是涵养中华民族精神的养料之一。